2021年人口普查结果已经发布,其中 0-14岁人口占17.95%,15-59岁人口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
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严重。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老龄化社会将成为所有国家的归宿,不过是各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老龄化到来的早晚而已。早在1851年,法国就率先进入了老龄化,到19世纪末瑞典、挪威也进入老龄化,1929年英国和德国也进入老龄化。二战后,包括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欧洲国家也进入老龄化。
国家老龄化后面临的是劳动力短缺,欧洲国家最后结局是前殖民地人口的涌入来补充和优化人口结构,这也造成目前欧洲国家目前比较严重的宗教种族问题。
欧洲老龄化的历史比较久远,发展阶段也更加超前。眼前与我们最接近又可借鉴的是我们的邻居日本,研究日本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我国的发展与其路径高度相似。那么日本进入老龄化后的一些产业发展也可作为借鉴。
由于涉及行业范围较广,因此就老龄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展开一些讨论。
中国目前的老龄化率程度与2000年左右的日本比较相似。1990年后日本劳动力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以及医疗支出大幅提高,因此国家开始对医药政策的调整和医保控费,之后日本整体的用药规模增长速度开始下滑,家庭平均的药物消费支出在2000年后甚至呈现负增长,但家庭对医疗服务的支出却在持续提升,这就体现了老龄化社会下最直接受益的是对老龄人群的服务类行业。
2000年前后日本政府推行《护理保险制度》,吸引大量养老企业进入市场。介护保险,主要是针对由于老龄化而引起的有护理需求的人群,40岁以上开始缴纳,65岁以后如果有护理需求,可以在评估等级后接受护理,个人只用承担费用的10%,其他90%由保险给付。
该法律推出后的6年间,收费养老设施等护理服务机构从257家急速增加到1732家,年平均增长率为37%。2000年时的养老服务业市场规模只有3.6万亿日元,2013年市场规模扩大到了9.6万亿日元。
从床位数量来看,日本整体的医疗机构床位数量在90年代后小幅下降,但疗养用的床位数占比从1993年的0.2%快速提升至2003年的20%。
虽然目前我国养老产业相关的保险等鼓励政策尚未推出,但是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深化,未来关注国内相关政策的出台(也有可能是相关商业保险的鼓励政策,形成两个行业协同发展),届时行业将迎来大发展。同时而来的还有相关疗养器械的需求也将进一步释放。
另一方面,日本虽然在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影响下,整体药品市场增速下行甚至萎缩,但是制药行业行业依旧出现了6只大牛股,分别是武田制药、第一三共、中外制药、卫材、盐野义制药、小野药品,全都是创新药企业。同时在基于创新领先的优势下,进行大量的并购来扩大和巩固行业地位。
按照这一经验,尤其是目前国内制药企业在医保控费后,行业内其实已经可以找到候选目标。
注:本文所研究的案例和提及的个股,景裕资产不做推荐,以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