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景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571-87030249
招贤纳士
Recruit and recruit

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进行招聘信息发布。


以下是招聘岗位信息,欢迎优秀人才加盟!

投递简历请注明应聘岗位名称,简历投递邮箱地址:kim.jin@zjyasset.com

注册制下的核心资产配置思考
来源: | 作者:黄际超 | 发布时间: 2020-12-11 | 1655 次浏览 | 分享到:

截止11月底,全A有4100只股票,2020年前11个月累计IPO企业355家,截止12月5日,这些企业的总市值5.5万亿,流通市值8514亿;而2019年全年A股共计上市203家企业,2018年为105家。随着注册制的推行,IPO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证监会的工作重心由审转变为问,选择的难题留给了股民。


虽然IPO速度加速,但是打新依然具有赚钱效应,所以市场中签缴纳认购款的行为对于存量资金具有一定的抽水效应。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持有A、B两只股票,A公司很好,B公司一般,当我们中签需要资金时,我们应该会更倾向于卖出一般的公司B,保留好公司A,那么无形之中B公司就被新股抽了水,哪怕我们B公司的投资是亏损的,只要打新赚钱效应在,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卖出B公司换取认购资金。类似的剧情每天都在市场的不同角落,不同标的间上演。


如果未来注册制全面推行,或者持续推行几年以后,我想拥抱核心资产,放弃边缘的公司也许会成为常态吧。从流动性的角度来分析,似乎核心资产的价值又更进一步的加强了。因为边缘化的股票流动性也差,这样也不利于大资金的进出。所以,拥抱核心资产除了资产本身质地较好之外,还有就是核心资产的流动性也正在变强,这类资产将享受额外的流动性溢价。


不过要强调的是,本文对于核心资产的定义不一定是大市值的白马股,而是在各细分行业具有竞争性的公司,他们的市值不一定大,但他们或具备独特性,或具备成长性,或具备一定壁垒。而那些较为普通平凡,成长性缺失,分红又不高的标的就属于核心资产之外的标的。


如果从数据来看,从Wind提取全部A个上市公司4100家作为数据样本,为了排除市场炒新与减持的干扰,样本池剔除上市一年以内的,剔除上市1-3年期间的,保留上市3年以上的公司(3437家)作为数据样本分析,数据观察如下:


“年初至今(至12月4日,下同)涨幅”<0的公司共计1180家(数量占比34%),区间成交额[2020-01-01至2020-12-04,下同]占全A同时间成交额的22%;小结1:市场有34%的股票今年不具备赚钱效应,这些股票分走了市场22%的资金。


0<“年初至今涨幅”数据<23.66%(同期沪深300数据为23.66%)的公司共计1078家(数量占比31%),区间成交额占比26%;小结2:市场有31%的股票能赚钱但是没有跑赢沪深300,他们分走了市场26%的资金。


23.66%<“年初至今涨幅”数据<47.32%的公司共计520家(数量占比15%),区间成交额占比16%;


47.32%<“年初至今涨幅”数据<70.98%的公司共计286家(数量占比8%),区间成交额占比11%;


70.98%<“年初至今涨幅”数据的公司共计373家(数量占比11%),区间成交额占比24%。


小结3:约有34%的股票跑赢了沪深300%,他们占用了市场51%的资金,他们的总市值占比46%。


其中跑赢沪深300三倍以上的公司数量占比只有11%,但却占用了市场24%的资金,总市值占比也高达22%,从这一数据不难看出,核心资产以较少的个股数量,却贡献了较高的成交额与总市值,核心资产被超配的现象突出,今年流动性宽松+IPO加速+疫情去产能三个因素推动了核心资产的超配现象。


未来流动性宽松+IPO加速+疫情去产能三个因素中流动性宽松是有可能消失的,但IPO加速与疫情去产能的趋势似乎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核心资产依然是重点关注领域。

 

注:本文原始数据全部提取自Wind,经景裕资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