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景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571-87030249
中医药产业的投资价值
来源: | 作者:张晨 | 发布时间: 2021-03-24 | 1849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几年医保控费的压力日益加大,出现了仿制药集采、高值耗材集采的情况,而且每次集采的降价幅度都是出人意料的大,表现在二级市场上就是仿制药企业和耗材企业市值的大幅缩水。


根据之前的消息,今年生物类似物也将面临集采,这块在原来的预期中是不会进行集采的。随着医药投资中这些重要领域都受到了打击,就有人将目光投向了没有集采风险的中医药行业。但是中医药真的是避风港吗?


首先,中医药是中华民族过去几千年通过不断地尝试、实践积累的经验学科。曾经在资本市场上,中医药也一度是医药行业中最为火热的投资方向。而近两年却能明显感觉到中医药企业的受关注度在不断下滑。


从申万三级中药指数近10年的行业PE变化也能明显看到,2018年以后中医药行业就已经进入到了下跌趋势中,在盈利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估值却不断地向下,甚至创下历史新低。(2020年的PE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牛市效应”估值提升,以及疫情因素导致医药行业估值整体提升所致,未来必将回落。)



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开始对于中医药的有效性产生了质疑。同时,随着各类中成药掺杂西药成分(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新闻报道和讨论的出现,对于中医药是否有效的争论就没有停歇过。


中医药是否有效?这个问题需要从辩证的角度来看,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最典型的就是通过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以及“双盲试验”。


中医作为经验医学的积累,必须走循证医学的道路,在临床真正使人信服它的疗效,才能再深入探讨机制。


或者在原有的中药基础上去发现和研究真正具有疗效的成分,就像诺奖获得者屠呦呦一样,从治疗疟疾的古方中得到启发,再通过科学的方法分析提取,最终得到了有效成分青蒿素,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病患。



目前二级市场上也有不少的公司在往中药现代化方向上发展,但是目前来说,都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其中最有名的是当年复方丹参滴丸的出海,但10多年过去了依旧没有成功上市。


因此,目前中医药的投资中,对于目前的大多数中医药企业还是采取规避比较好,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些用于保健、日化的产品还是有投资价值的,但是这些产品的本质已经不是起治疗作用的药物,而只能作为消费品来看,这也使得近些年可以看到有一些中药企业都开始做日化产品,甚至是药妆类产品,尝试向新的领域突围。


总结来说,如果我们基于前瞻性的投资,虽然预期回报前景巨大,但未来仍会是一团迷雾,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只需要等待,等待创新企业的脱颖而出,一旦成功那便是脱胎换骨,具有长期成长性。


注:本文所研究的案例和提及的个股,景裕资产不做推荐,以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