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景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571-87030249
如何看待集采后的医药市场
来源: | 作者:张晨 | 发布时间: 2021-06-01 | 6765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由于医保的支付压力不断上升,终于在18年医保局推出了第一次“4+7”集采


集采的超预期降价,让受到波及的药企股价当时立即出现了大幅的下跌,其中不乏有一些头部药企,可以说集采是对整个制药行业的重塑,过去低投入高回报“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从“4+7”采购基数金额19亿,集采扩围采购35亿,第二批国采88亿,第三批国采226.5亿,而第四批国采基数已高达550亿,比“4+7”增长近29倍。5次采购基数汇总金额达到了918.5亿。大幅降价后,为医保“腾”出的金额约为483.2亿,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其他零售渠道的前提下,5批下来入围品种的市场规模萎缩483.2亿。自18年后历次集采情况:


但是从集采后市场的表现来看,有些患者拒绝使用中标药品,对于低价的仿制药心理上有顾虑,且北上广的患者拒绝使用中标药品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区,市场出现了明显的用户分层,这也是为什么第二次集采中大部分外资原研药不参与集采的原因。


从恩替卡韦的“4+7”集采试点结果来看,虽然中标的正大天晴得到了大部分市场,但是由于降价幅度过大,销售额却是大幅下降了。反而是不进入集采的原研药物相对维持住了营收。原因是来自院外的零售市场的增长,由此带来的是未来在药店端的机会。




很多药品实际集采前价格已经比较便宜了,之前网上讨论比较多的集采品种氨氯地平,就有人反映从辉瑞的换成集采的氨氯地平后,效果大打折扣,血压一直降不下来。很多人都选择自费去买辉瑞的氨氯地平(络活喜)。


络活喜价格已经到了3元/片,患者即使全自费买药,一年的费用也就仅仅只需要1000元,而如果因为仿制药降压效果不好,最后会导致脑卒中瘫痪,所以,很多患者是不敢吃0.05元/片的氨氯地平国产仿制药的。


这样的问题也同样会出现在很多集采品种中,由于集采的追求低价为先,所以也给了很多制药水平一般的小药企的产品有机会占据市场,这就会催生出对高品质用药需求的市场,而这部分市场目前来看都是由院外自费零售市场来满足。未来很多大型高品质的制药企业在面对集采时,可能也会权衡收益,来布局院外零售市场。


随着本次大量注射剂集采的开始,以及未来生物药甚至是中成药集采的实行,国内制药行业将面临一个快速的“去产能”


参照日本医药行业的改革发展史,未来国内医药行业的必将进入“头部化”时代,之后制药水平精湛,创新能力和商业化能力突出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所以在长期的投资上,也应该以这样的标准去选择。


注:本文所研究的案例和提及的个股,景裕资产不做推荐,以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