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景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571-87030249
要利润,还是要规模?
来源: | 作者:吕秀滢 | 发布时间: 2021-11-22 | 6672 次浏览 | 分享到:

双十一来临之前,某头部主播和品牌公司的陈年旧账被拉出来上了微博热门,吸引了一大群吃瓜群众与主播粉丝间的口水大战。


撇去某些阴谋论下的反向营销的猜测,该事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当产品被营销环节绑架,这样的现象是否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在追求利润和规模之间,该如何去平衡?


“烧钱”战略白炽化于互联网的崛起,从一级市场蔓延至传统市场,而直播自从2018年起,已经逐渐成为线上营销的主要手段。


随着流量平台分散化,平台间在流量争夺当中也无形使得各自头部的流量优势积聚,由此也抬高了头部主播的收费标准,比如,某宝头部主播的销售分成在20~40%不等,这还不算单笔坑位费。


拿美妆消费企业来说,一般企业的毛利率在60~70%左右,销售费用率在40%左右,再扣除企业的日常经营费用,基本净利在12%左右。但在头部直播间,费用扣点已经基本超过了公司日常的营销费用(一般在20%左右),再叠加直播间要求的全网最低价,企业基本上算是亏钱赚吆喝了。但就算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企业挤着去上头部的直播间,内卷现象从每年双十一的造势就可窥。

 

作为新锐品牌,通过头部直播间可以迅速打开市场,在线下市场持续走低,传统广告效果不佳,而年轻人转战互联网消费的背景下,头部主播是新品牌打开市场知名度的首要考虑对象。


特别是近些年国潮兴起之际,很多地方性的小品牌,或者说一些新锐品牌,都选择和头部主播合作,也成就了一些品牌的成长,像美妆板块当中的花西子、逐本、敷尔佳等。


传统大厂也会通过直播间去打造自己的新品,比如珀莱雅的红宝石系列,华熙的夸迪,但是在产品市场培育逐渐成熟之后,不同品牌的营销方式出现分化,或者建立自己的营销体系,或者继续与头部深度绑定,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对ROI的考核标准。


历数彩妆头部企业完美日记、玛丽黛佳曾经牢牢占据天猫彩妆前三,但目前一个陷入亏损漩涡,一个已经逐渐被新兴彩妆品牌挤出了头部市场。


完美日记20年营收52亿,亏损了27亿,单Q4单季就花费了13亿在线上营销,虽然公司的线上规模依旧排在彩妆赛道首位,但资本市场的态度已经从一路向下的股价当中体现了出来。

 

所以不可否认当前营销内容的多样化,线上流量是品牌露出最快的方式,但是品牌如果一直依赖低价,超头直播,而未建立自己的营销团队,在追求规模的同时不注重利润获取,品牌的发展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毕竟企业的初衷是获取利润,而互联网营销使得消费的闭环路径变短,消费者的忠诚度下降,在尝新的驱使下,品牌靠规模带来的时间效应会越来越短。


而作为消费品,特别是彩妆这种更新频次高的赛道,我们已经不能以传统消费市场的方式思考,先做规模,再看利润。


注:本文所研究的标的公司仅作为案例探讨,丰熙投资的分析观点基于研究和学习为目的,不做推荐或评级,读者以此投资,风险自负。


(文/丰熙投资 吕秀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