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景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571-87030249
跑步带给我的投资感悟
来源: | 作者:陈少衔 | 发布时间: 2021-12-02 | 9372 次浏览 | 分享到:

大约在2018年上半年,有一段时间生活和投资的状况让我感觉到困顿和沮丧,我开始经常到余杭塘河边的小径上走动,希望开阔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能够改善我的心境,或者花草树木自然变化、滚滚河水尽日长流可以带给我“人生渺小,眼前事不值一提”的豁达。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开始跑了起来,第一次跑了3公里,累中带爽,而后一发不可收,一次又一次的3公里、5公里、10公里……就这样,“积极的力量”意外的从跑步中获得。

虽然我个人的投资能力还有待提高,但我隐约感觉到坚持跑步对生活和投资都大有裨益,而且跑步跟投资的道理有许多相通之处。

1、健康长久

跑步一段时间后,体会到了沉默中挥洒的快乐,也认识了一些跑友,加入各种跑步微信群。在群体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开始追求跑量和配速。连续超过自己能力的高配速和大跑量终于使膝盖受伤,修养了小半年,才得以重新开始跑。

重新审视了这个过程,才想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享受跑步的过程及其带来的益处,而不是超越别人。于是,我的跑步观念从“更高、更快、更强”转变为“更健康,更长久”。

对于投资,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就,不得不依赖复利的魔力。而要想滚动复利的雪球,有两方面要求,一要控制回撤,既不能犯大错;二是持续时间足够长。

因此,投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不受到大的伤害并持久的跑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跑得比别人更快。观察研究上市公司长期核心竞争力是否更加稳固也比预测下季度同比增长几个百分点来的更有意义。

2、静之徐清

跑步是一项孤独的运动,可以脑子一片空白,也可以安静的思考某个问题。跑步的时候,随着身体进入稳定的节奏,心绪也会慢慢进入平静。摆脱了情绪和得失的干扰,更容易客观的看待问题。

投资者的心绪往往随着分时图上下起伏,具备价值投资观念的人慢慢可以摆脱,毕竟盯着庄稼看并不会使它长得更快。有另外一种情况需要警惕,得意忘形和失意忘志。

每个人的视野和理解范围都是有限的,而市场常常在一段时间内将某种风格演绎到极致,各种风格都有被市场冷落的时候。失意的时候不要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放弃投资准则,而应保养自身,慢慢等待事情发生变化。

跑步时会碰到“疲劳极点现象”,即在跑到3-5公里左右会非常累,但如果坚持跑过这段路程,就会越跑越舒服。只要走在正确的方向上,眼前的困难多半只是一个“疲劳极点”。

3、功在不舍

“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距离跑者的思维方式”。长跑本身就具备“坚持”的精神内涵,不仅是空间上的长距离,也是时间上的长距离。

每一天跑与不跑都会有明显的差距,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

投资研究的功夫也是同理,它容易让人迷惑的地方在于,所有现在的研究、思考往往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要等到将来的某个时刻才会给予回报。

每一天学与不学都不会有明显的差距,于是价值投资的日常修养就更难坚持了,远不如短线题材来得刺激。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坚持的道路上并不拥挤。

4、永远在路上

跑步让人对自己的身体满怀尊重。我有个感受,身心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连的,人在疲劳、饥饿、睡眠不足的情况更容易出现烦躁、恼怒等负面情绪,也更容易做出不理性的决策。而做投资,理性很重要。

但是很可惜,通过跑步维持状态并不能一劳永逸,亦如逆水行舟,只要中断,状态下滑得很快。

在投资圈子里,会看到有些人追求“开悟”,似乎只要跨过某个临界点,就会变得有如神助,洞悉一切。我个人感觉没有这么一个临界点,不管获得了多少收益,宣称“开悟”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只要停止研究和跟踪,对市场和公司很快就会变得很陌生。

王阳明有一个故事:有一老农因为没钱想卖一块地给王阳明,王阳明不愿乘人之危,没要土地就把钱借给了他。改日出游,看到一处好地方,背山面水,很想买下来建书院。边上有人跟他说,这就是前几天那个老农想卖给你的地。王阳明哀叹一口气,心生遗憾,随后意识到自己遗憾的念头,马上静坐修养打消念头。原来神乎其神的王阳明,也需要随时跟自己内心的念头做斗争!

道德经中描述符合“道”的模样十分形象:“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跑步、投资、修己,并没有一个“开悟”的终点,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持自己的状态,永远在路上。

(文/丰熙投资 陈少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