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开年,A股行情对于投资者并不友好,指数被暴打,个股下跌更加惨烈。尽管题材股和妖股似乎还有点赚钱效应,但其余板块及个股都是内卷到了极致,尤其是轮动很快,部分股票开年一两周可以跌完几个月的累计涨幅。
行情不好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将持仓个股拎出来逐个复盘,然后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要不要减仓以保护基金净值,这样做的话,基金净值的回撤可以小一些,投资人的持股体验会好一些。
每每这个时候,内心都是极度纠结的。如果不是精挑细选,也不会买入并持有这些个股,由于股市的波动如今要割肉,怎么看都觉得是亏了。
A股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市场,各个流派都有,无论你是哪个流派,一定会有一部分股票是你喜欢的,还会有很大一部分股票是你不喜欢,但无论你喜欢与否,你都很难左右这些股票的上涨和下跌,股价的运行和公司的运营并不以投资人意志的转移而转移。
虽然我明白这个道理,但是面对股价短期的波动和公司内在长期的价值,取舍依然很难。纠结之源,更多的是来自管理基金净值的回撤压力,以及人性天然存在的亏损厌恶心理。
面对波动,要拿得住股票还得从价值分析的角度出发。一般而言,如果持仓个股可以经得住几个极端场景假设的考验,我觉得可以忽略交易行为造成的短期波动,坚守长期价值。
场景一:
极端背景,战争来临。
如果发生这种情景,股票背后代表的公司是无法正常经营的,甚至公司的固定资产都难以保全。面对那个时候,我更希望把我的股票换成粮食或者黄金。
但由于这类灾难无法提前预测,投资者无法提前规避,而战争过后又百废待兴,届时最先复苏的企业应该是那些具有品牌力的必需消费品行业。因为炮火可以摧毁固定资产,却没有办法摧毁品牌。那种情况下持有品牌与消费股,我才能心安。
场景二:
次极端背景,持续数年的金融危机,大部分人已经没有闲钱投资,小部分人有闲钱但是没有了投资的信心。
这种情况下股票流通性很差,估值很低,这个时候我们买入一只股票,他的价值究竟在何处?
我觉得在那样的背景下,唯一让我买入股票的理由是它能够提供给我稳定的高额分红。例如一只10倍市盈率的股票,公司如果每年都坚持拿出100%的利润进行分红,我每年可以拿到我本金10%收益的分红。这个时候持有高分红的股票我心里才会安稳。
场景三:
再好一点的情况,金融危机没有来,但是股市投资低迷,资金并不在股市,而是在楼市或者债市。
个股阴跌不止,但公司出于发展需要,现金还需要持续投入主业,无法做到每年都大比例分红。
这个时候如果大股东有钱可以在股价低迷时回购股票,提升其持股占比,或是上市公司主体很有钱,可以适当回购股票并注销,提升每股权益。无论是大股东或者上市公司主体,都是股价下跌较多时的多头盟友,但前提是他们自身负债较低,且有较充裕现金。
持有这类股票,面对市场波动时,投资人的心理才可以保持相对平稳,至少我们知道如果未来股价过低,上市公司和其实控人会适当介入,他们是潜在的多头。
以上三个场景是我复盘个股必问自己的三个问题,也是我坚守价值的信心来源。如果个股满足上面三种情况,且公司还具有成长性的话,忍受短期波动,守住价值也许才是对投资人,对自己,对被投公司最大的负责和尊重吧。
(文/丰熙投资 黄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