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景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571-87030249
如何消除投资中的忧虑
来源: | 作者:左善 | 发布时间: 2021-04-06 | 3137 次浏览 | 分享到:

市场震荡期间,有人想“抄底”,有人考虑“割肉”,想“抄底”的在纠结“底”有没有到来,想割肉的抱着一线反弹的希望。无论是投资基金还是股票,很多投资者都出现了“投资忧虑症”。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提到:查清忧虑的真相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把真相调查清楚,就不能以理智的态度对待忧虑,真相不明,我们就会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想要调查出真相必须做到客观理智的思考,但想让处在忧虑之中的人做到客观理智并不容易,卡耐基给出两种方法:


①在我们调查事实真相的过程中,可以假装是为其他人收集资料,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看待事物时,不会轻易被自身情绪所影响,而是能够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②如果我必须在忧虑时调查事实真相,我会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辩护,换个说法就是,我需要弄清我的不利因素。虽然这些事违反了我的初衷,我也讨厌这么做,但这是必须要做的。

 

以基金投资为例,我们来客观理智地分析下投资者为什么会忧虑,投资中忧虑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基金亏损净值下跌肯定是直接导火索,因此而忧虑迷茫的背后,真相可能如下:


1、对市场和基金了解得不够深入

站在市场的角度,回顾A股30多年的历史,从上证指数的走势看,经历过太多次的大幅回调,无论是2007年、2015年牛熊转换的两座历史“高峰”,还是2018年的持续下探,震荡波动实属常态,正所谓“市场波动天天有,哪天没有才可怕”。

 

再看基金,在市场震荡中,债券型基金都有或多或少的起伏,更何况是股票型、偏股型基金等波动更大的基金,而能熨平短期波动的只有时间。面对基金的亏损,博多·舍费尔在《小狗钱钱》里写得非常通透:只有把基金卖出(赎回)的时候才会有亏损,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守初心挺过这段寒冬期。

 

王维的《终南别业》有这么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索性不如坐下来看山岭上云朵涌起,水蒸发上了天,变成了云,云又可以下落成雨,到时候山涧又会有水,何必绝望这一时呢?所以,要想投资的雪球越滚越大,请多给市场一点时间,给基金多一些期待。

 

此外,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也很重要。不久前看到【基金亏了,超20万网友上闲鱼“变卖家产”】的新闻,很显然这些网友里绝大多数人投资基金用的不是闲钱,所谓闲钱肯定是收入中除去日常开销和应急资金后剩余的钱,这部分钱哪怕全部丢掉,也不会对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不至于亏损一点就去“变卖家产”,这有点夸张。

 

2、对自己了解得不够透彻

很多人是因为看着别人赚钱眼热而买基金的,买之前连风险心理承受能力测试都不做,又或者做了测试,直接忽略了“高风险高收益”中的“高风险”三个字,投资了超出自己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之上的基金,导致的后果就是眼瞅着短期内的大起大落,日日寝食难安,最后忧虑抑郁,甚至半途而废,放弃投资。

 

从自身角度讲,除了风险心理承受能力,投资基金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投资期,投资期长,可以选择相对激进的基金,投资期越短,那就只能选择稳健的基金。关于基金的选购和注意事项我们在之前发布的《基金选购图鉴》《基金投资七宗罪》里有详细的说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去阅读。

 

总而言之,无论是投资基金还是股票,态度最重要,如果想要踏实享受收益,就要有沉着冷静的理财心态,坚决执行理财规划,做理性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