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景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571-87030249
“芯片战”下的中国半导体
来源: | 作者:张浩 | 发布时间: 2022-08-11 | 12722 次浏览 | 分享到:
8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正式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该法案不仅试图通过投资补贴吸引半导体企业在美国本土设厂,还意图通过限制补贴资格来阻止半导体企业在中国增产。换句话说,美国是想通过产业政策法案和排他性的地缘政治条款让国际芯片巨头选边站队,以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崛起。

作为当今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半导体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场“芯片战”也让市场重新认识到半导体的重要性,如何看待接下来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我们请到了丰熙丰禾基金的基金经理张浩,来谈谈他的看法。


张浩,华东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士,现任杭州丰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有量化投资的项目经验,善于将数理逻辑同行业分析方法相结合,在公司成熟的研究框架上建立数据库进行深度挖掘。覆盖光伏、半导体领域,从技术的协同效应出发,在热点赛道上寻找被低估的优质标的,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Q:如何看待美国芯片法案?

张浩:参考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路径,本身具有一定重技术轻资产的倾向。也可能是被80年代日本的“倾销”搞得有点阴影了,他们的资源集中在设计赛道上,技术专利、IP垄断这块跑得确实快,但实体投资就相对短缺,同时还有汇率的影响让本就不富裕的本土制造雪上加霜。


这种模式在产业初期的话语权极强,就像一个新技术横空出世,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都对它肃然起敬,但随着竞争对手和上下游慢慢摸明白了它的原理,追赶者、新进入者、仿制品、替代品不断的出现,先发优势就被慢慢削减,最终免不了回到正常的产业模式里,大家有的他也要有,加足实体投资,填上本土大工厂的缺口。


芯片法案就目前来看,并不能对产业投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参考韩国政府引导的投资规模,芯片法案分期给付500多亿美元的量,只能算是个锦上添花的政策。


从企业的角度,实际建厂要考虑劳动力成本和产业链配套、客户结构、运价、市场等诸多要素,自身也要求发展;从政府的角度,用资金强行扭转Fab偏好东亚的趋势,跟我们来做对抗,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经济效益谁来负责?所以假象里芯片法案会有虹吸式的效果,大厂趋之若鹜,但实际上有诸多限制的因素,尤其是里边很多夹带私货的条款,威慑作用大于实质效果。


我觉得就直观感受而言,一项举措偏离了自身的发展,重心放到了别的地方,它其实是存在一定隐患的。


Q:“芯片战”下的中国半导体有望崛起吗?

张浩:从2018年美国制裁开始,这个议题的讨论度就一直居高不下。崛起从词义上看,有“后发制胜”的意味,但其实很难去精确定义。


我对于中国半导体崛起,情感上的期望是正面击败英伟达、高通,手握着1nm核心技术,把自主化光刻机卖向全球,全世界的电子产品消费者只认准Made in China。显然,这样的诉求是违背产业规律的,或者说这不能叫中国半导体的崛起,这已经是中国半导体绝对统治、只手遮天了。


参考我们的光伏产业,21年出口接近2000亿,倒逼美国取消制裁,更是欧洲对抗能源危机的生命之源。然而过去这20年的发展历程,说是风霜雨雪、险象环生也不为过。最早的尚德、LDK从0到1,把光伏产品卖出国门,眼见一颗新星冉冉升起,08年系统性风险,11年双反,刚刚崛起的中国光伏几近崩溃。好在产业的韧性超乎想象,13年一批优秀的光伏企业推动技术变革,即使过程中不断有第二次双反、201关税、WRO这些严苛的外部压力,中国光伏还是崛起了。


近几年的半导体产业,在国产替代和疫情断供的特殊环境下,很多企业爆发出卓越的增速,完全不输光伏崛起时代。再看产品端,国产成熟制程的芯片、功率半导体切进工控、车、光、家电产业链,长存的固态存储已经装进不少发烧友的PC,芯动的风华2号GPU也拿下了5亿订单。大硅片在造,第三代半导体产品也在送样,比起平地一声雷,中国半导体的崛起更像润物细无声。


质变不是发生在一朝一夕的,我们感知里,量变一直在发生。想想当年的大战略:庙堂里边还在载歌载舞,殊不知外边已经尽数被拿下。


Q :接下来半导体的投资应该怎么做?

张浩:按我个人的思路,标的的选择要求业绩确定性和想象空间并重。


虽然说我个人很愿意陪着中国半导体从黑夜走向光明,但出于对投资人负责的考虑,很多萌芽期、具有相当不确定性的赛道我们没办法参与,保护净值也是我们管理人的职责。


另一方面,科技成长领域本身就在不断的进行技术迭代,半导体更是其中的积极分子,客户提需求、企业相应需求的频率和速度在各行业里都是名列前茅的。


有时我们会倾向于做长坡厚雪、朝阳赛道的β,保持分散投资来享受行业的成长;有时也会自下而上,看重某家企业优秀的技术能力和经营能力,期待它能打磨出跨赛道又有协同的产品矩阵。半导体的投资策略比较灵活、动态,可能年初拟定的方案在产业快速变化的过程中,年中就变了另一个样子,这也是研究起来比较有趣的地方,与时俱进。


万变不离其宗,价值投资延拓到任何产业的投资上,它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除了价值的应有之义,再延伸一些:我们投资中特别开心的时刻,就是能够找到一些公司,它的商业模式、产品属性因为外部力量、内部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市场的认可度还没有及时地跟上。


就好比鱼跃龙门,换了个大舞台,我们作为投资者参与其中,不管最后的结果是证实还是证伪,总有种伯乐相千里马的使命感,这也是二级市场特有的体验。


注:本文所研究的案例和提及的个股,丰熙投资不做推荐,以此投资,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