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吕秀滢:浙江大学管理学硕士,CMA,曾在银行风控部及大型集团公司投资部工作,参与并负责多项境外项目收购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对消费及高端制造业有深厚的研究背景,擅长从公司治理结构、财务、合规等多角度进行系统分析。
自2020年疫情以来,人们对出行和户外活动的向往之情比任何时候都要浓烈,虽然防疫措施一再放松,但政策上对于出境游,景区接待人数依旧有限制,周边短途游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露营这种相对自由的出游模式的增速更是翻倍成长。
露营之风带来了相关露营产品,帐篷、睡袋、户外桌椅等产品的销量大涨,相关产业链公司也从中获益。例如,一家兼具代工和C端产品的某生产企业2021年以来股价翻了4倍,在纺织板块低迷的行情中独树一帜。它也代表着整个资本市场对这股新风的追捧之盛。
但也有很多人担忧,露营是否只是疫情带来的一个短期现象,随着疫情放缓,这股风潮是否会慢慢消失?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当前露营的特征。露营可分为野外露营和精致露营,我们以前的认知多是野外露营,专业性较强,活动场景也以深山、雪峰、树林为主,所以要求受众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野外生存知识储备,受众小,难以形成大流。但相较目前开始盛行的精致露营方式的受众就较为广泛。
精致露营多以专业露营地、郊外、公园等场景为主,产品诉求聚焦在精致美观,防晒等特征,休闲出游、社交属性明显,更受年轻人和亲子家庭的欢迎。从小红书、微博、朋友圈也可以看出,精致露营精准契合了当前年轻人相互交流、分享生活的偏好,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所以说,撇去疫情因素,精致露营的特征符合当下的消费偏好。
其次,从政策角度看,2014年以来,国家提倡全民健身,计划当中也是涵盖了众多山地户外运动,叠加去年开始的双减政策,教育部从多方面强调学生的体育健身和户外运动,露营成为学生、小朋友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选择之一。这也推动了短途露营可成为一项长期发展的项目的潜力。
最后,大家可能会联想到房车露营,这一项目其实在七、八年前的呼声就非常高,地方政策上也有一定的支持,但过去这么多年,房车露营在国内的发展依旧比较缓慢。
究其背后的原因,其一是房车露营对露营者的经济财力要求较高,且更适合中长途露营,使之对旅行时间也有要求,由此需要的经济能力和时间成本就直接切断了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其次,房车营地要求相对更高,水电补给、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维护,对营地运营者来说投入成本高,且回收周期长。
而相对于普通露营地的运营模式,资产较轻,设备平均回收周期在2-6个月,符合大部分经营者的投资预期。所以在2021年,随着终端需求崛起,全国露营营地建设同比增速也达到了78%,区域头部企业慢慢出现雏形。
所以,从场景、受众、政策和运营设施等各角度看,在短期疫情催化作用消除后,露营行业的高增速会回落,但长期看行业依旧具备成长属性,未来也将带动周边产品的增长。